菌群移植:菌群移植患者的“国际标准化肠菌银行”来了
发表时间:2022-08-25 作者:admin 阅读数:212人的粪便,竟然能治病?!以建立国内首个“国际标准化肠菌种库”为目标,北京富玛特建立了严苛的健康供体筛选流程和可追溯机制,采用了先进的检测技术和方法,从根本上排除致病菌、耐药菌、病毒等危险因子存在的可能性,杜绝源头风险;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肠菌自动化筛选设备分离、获得高活性、高丰度的肠菌液;研发天然冻干保护剂,创新冻干技术,保证肠菌长久保存,并具有增殖活性。2020年5月,按照权威的国际共识,富玛特在北京建立了国际标准化肠菌银行。
据悉,该中心旨在建设中国菌群移植患者的“粪便银行”,为中国肠道微生态的研究提供资源。
80%的慢性疾病都和肠道菌群有关
菌群移植,近来一直受到医学界的关注。不过,很多老百姓还是不太理解,甚至存在一些误区。
其实菌群移植与传统观念里的“吃大便”相去甚远,它是指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胃肠道内,重建新的肠道菌群,实现肠道及肠道外疾病的治疗。
位于北京丰台区新华国际中心园区内的肠菌移植实验室达200平米,由北京富玛特建设。未来,科研人员就将在此“变废为宝”。
相关研究发现,80%的慢性疾病都和肠道菌群有关,肠道健康决定了一个人整体的健康。
富玛特总经理张家树介绍,肠道微生态与胃肠功能障碍性疾病以及帕金森病、自闭症、阿尔茨海默病、肿瘤免疫和代谢综合征等肠道外疾病有重要关联,研究这些疾病与肠道菌群的本质联系,并实施菌群移植手术,已成为多种疾病临床治疗的颠覆性策略。
今年8月27日,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并印发了《上海市菌群移植技术管理规范(2021年版)》,首次对粪菌治病的技术做出详细规范。目前,粪菌移植的治疗范围正在逐渐扩增。
日常保健与治疗疾病完全不同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也会口服益生菌,那么,益生菌与科研人员提炼的粪菌有何不同?
富玛特健管师赵春雪表示,日常随处可买到的益生菌多为人工合成菌,且含菌种类少,最多不过十几种,但通过标准化制备的新型肠道菌群制剂、肠菌液、胶囊制剂等包含肠道全菌群,且仅用于临床治疗。两者完全不同。
近年来,富玛特科研团队运用这种技术治疗病例600余例,移植100多次,长期随访有效率达67%。
科研团队从肠道微生态检测分析技术的突破,到菌群移植临床干预的探索,利用16S rRNA基因和宏基因组测序技术,检测人类肠道微生物,通过数据分析,判断肠道微生态健康状况,并进行疾病风险评估,给予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
中国科学院院士裴钢表示,肠菌功能开发工程中心的正式启动,有益于临床医学科研转化奠定坚实基础、打造中国肠道菌群制备全流程标准化管理体系以及国内肠菌治疗创新发展。相信通过这个平台,建立联系和合作机制,把基础研究、研究转化以及临床应用更紧密地结合起来,能够形成一个比较好的有机体。
张教授强调,大众要以科学的态度看待粪菌移植,肠道微生态存在个体差异,自体菌群移植或直系亲属间菌群移植,肠菌更容易存活和定植。它所能治疗的一定是肠道菌群失衡导致的肠道内以及肠道外的疾病,而非包治百病。为此,富玛特推出了肠菌储存服务,为自己、为孩子、为家人储存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