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梭菌目前被公认是与医疗机构相关性腹泻最重要的病原体,也是住院患者出现并发症及死亡的重要原因,可经粪口途径传播,主要造成胃肠道感染,轻则出现无症状携带者,重则引起严重腹泻,甚至致死的肠炎(伪膜性肠炎)。近年来,艰难梭菌感染不断增加,主要感染老年人以及经抗生素治疗而导致肠道菌群失调的人群。
艰难梭菌是一种厌氧菌,存在于整个环境中,包括空气、水、土壤、粪便以及食品(如加工肉)中,其芽孢对抗生素、常用消毒剂、胃酸和高浓度氧均有较大的抵抗力,可以在房间存在数周甚至数月,一旦接触,可能不知不觉中引发感染。
具体分类
病原菌的基因分型对其诊断、溯源、治疗、传播途径发现和流行病学监控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对艰难梭菌分型的传统方法包括核糖体分型(ribotyping, RT)、脉冲凝胶电泳法分型、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型等,其中RT 和MLST 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和精确度,是目前最常用的两种分型方法。
致病性
艰难梭菌通过传播所导致的疾病统称为艰难梭菌感染,包含无症状感染者、医源性腹泻和假膜性结肠炎等不同类型。
无症状感染者
无明显症状的细菌携带者,是一种重要的传染源,包含60%~70%的新生儿、3%的3岁以上的儿童、3%的成人和10%的老年人。新生儿及婴儿的肠道由于缺乏艰难梭菌毒素的受体,一般携带细菌而不致病。
医源性腹泻
主要表现为水样便24小时内≥3次,其他表现有下腹痛、低热、恶心及厌食等。腹泻可能同时出现隐血或粘液,但一般没有黑便或便血。最重要的高危诱因是抗生素治疗史,一般在使用5~10天抗生素后出现相关腹泻症状,也称其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假膜性结肠炎
5%的艰难梭菌患者可出现血水样腹泻和腹痛,排出假膜,并伴有发热、白细胞水平上升等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者甚至可危及生命。
感染途径
艰难梭菌是可以传播的,在人与人之间通过接触其芽孢传播,包含直接接触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一旦接触到其芽孢,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吞下,从而引发感染。
传染源
可使人患病的艰难梭菌主要来源于艰难梭菌感染者或者无症状携带者,这些人没有彻底洗手时,可能将粪便中的艰难梭菌芽孢带到周围物体表面,如床、浴室、便盆、手机等,而且由于其芽孢抵抗力强,可在环境中存活数月甚至数年。
传播途径
艰难梭菌的传播途径为粪-口传播,感染者或无症状携带者没有彻底洗手时,可能将粪便中的艰难梭菌芽孢带到周围物体表面,人可通过直接接触或者间接接触而传播艰难梭菌,直接接触即健康人接触到受污染的环境而诱发自身感染,间接接触主要为医务人员手部沾染芽孢而引发患者之间感染。
易感人群
以下人群更容易感染艰难梭菌:
长期使用抗生素(尤其是克林霉素、氟喹诺酮类、青霉素和第三代头孢菌素)的患者;
65岁以上老年人;
具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
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免疫低下的患者,如艾滋病、癌症及接受免疫抑制剂药物治疗的器官移植患者;
糖尿病、胃肠手术、营养不良、肾功能衰竭、炎症性肠病(特别是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长期使用抗组胺剂(如H2受体阻滞剂)和质子泵抑制剂等患者,特别是胃肠手术后同时使用广谱抗生素的患者。
感染症状
艰难梭菌感染的最常见的表现为腹泻,轻度感染表现为单一腹泻,中重度感染表现包括发烧、腹胀、腹痛,腹泻开始表现为水样便24小时内≥3次,后期可进展为脓血样便。
重症患者白细胞水平明显升高,严重感染表现为水样便、脱水、脓毒血症、中毒性结肠炎等,甚至危及生命。
致病过程
艰难梭菌偶见于健康人群肠道中,由于肠道正常菌群的存在,艰难梭菌通常难以定植,一般不会引发疾病。然而对于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或化疗药物长期或大量使用的病人,人体正常肠道菌群遭到破坏后,容易发生艰难梭菌的侵入定植和大量繁殖,引发包括伪膜性肠炎、腹泻、肠穿孔、巨结肠、感染性休克等多种疾病症状,严重威胁生命。更重要的是,由于艰难梭菌的复合耐药特性和芽孢的存在,抗生素治疗艰难梭菌感染往往效果不佳,难以根除,许多患者在治疗结束后一段时期内会再度复发。已知艰难梭菌可以产生3 种外毒素:毒素A、毒素B 和二元毒素(C. difficile transferase, CDT),艰难梭菌利用这些毒素作为“武器”来破坏人体的肠道上皮层,引发坏死和炎症,使机体出现各种疾病症状。
特殊人群症状
不同人群感染艰难梭菌后出现的情形类似,新生儿及婴儿的肠道由于缺乏相关的受体,一般携带细菌而不致病。
就医指征
在使用抗生素治疗期间或之后不久,有些人出现腹泻,这很可能是由艰难梭菌感染引起的,如果有以下情况,建议就医:
水样便≥3次/每日;
腹泻症状持续超过两天;
发热;
严重的腹痛或绞痛;
便血。
检测方式
艰难梭菌的主要检查有粪便检查、CT检查及内镜检查等。一般情况下,仅对有腹泻症状患者进行检测,如果您没有腹泻或水样大便,则不需要进行相关艰难梭菌检查,这对后续治疗没有帮助。
金标准
艰难梭菌感染诊断的标准为,患者出现中重度腹泻或者肠梗阻,并同时出现以下条件之一:
粪便检测出艰难梭菌毒素或者产毒素艰难梭菌结果阳性;
内镜下或组织病理检查证明伪膜性肠炎。
粪便检测包括:
培养。可作为艰难梭菌筛查的有效方法之一,但不能区分菌株是否产生毒素。
谷氨酸脱氢酶检测。可用于筛查艰难梭菌感染患者粪便标本中是否存在艰难梭菌,该方法可作为一种高度敏感的初筛试验,该检测试验阴性,可直接排除艰难梭菌感染,试验阳性,需进一步检测其毒素或者毒素基因检测进行验证。
艰难梭菌毒素检测。包括细胞毒性试验、产毒素培养、毒素免疫检测。其中细胞毒性试验是诊断艰难梭菌的“金标准”。
艰难梭菌毒素基因检测。可定性检测粪便样本中艰难梭菌毒素基因,具有高敏感度和特异性,而且检测时间短,能够及时治疗和隔离艰难梭菌感染患者,并改善预后,但缺点是成本较高,需要特定仪器。
辅助检查
内镜检查
指将一根带有小型摄像头的可弯曲管放入结肠,以更好观察病变区域。当实验室检查缺乏或者难以和其他炎症性肠病相鉴别时,可用于辅助诊断,典型艰难梭菌感染内镜下表现为伪膜性病变,但部分患者内镜下表现不典型,内镜活检组织检查无特异性诊断价值。
CT检查
该检查对艰难梭菌感染无特异性和敏感度,主要用于对重症艰难梭菌感染进行辅助诊断。CT检查可以检查出肠管壁增厚、扩张以及肠穿孔等,从而判断是否为重症艰难梭菌感染。
鉴别诊断
艰难梭菌感染与其他引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病原体类似,包括沙门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气荚膜梭菌及产酸克雷伯氏菌。这些病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类似,可以通过粪便培养来鉴别。
防治手段
艰难梭菌的防治依靠阻断病原体进一步传播,并降低病原体传播后的感染风险。
预防手段
预防艰难梭菌感染应该包括:防治病原体进一步传播和降低病原体传播后艰难梭菌感染的风险,以下措施可显著降低艰难梭菌的感染:
接触隔离和手卫生:采用干洗手液,或流动水洗手,或接触感染者前使用手套,感染者应尽量使用一次性用品。
环境清洁消毒:对艰难梭菌患者的房间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推荐使用含氯消毒剂。
抗菌药物使用:限制相关抗生素的使用,可使艰难梭菌感染率明显下降。
治疗手段
艰难梭菌感染治疗的首要原则是尽量停用当前使用的抗菌药物,使用针对艰难梭菌的抗菌药物。
药物治疗:最常使用的药物为甲硝唑和万古霉素。对于无症状携带者,不存在腹泻、肠梗阻、结肠炎等表现的患者,不建议进行治疗。对于中重度、重症以及复发感染,则需积极进行药物治疗,具体治疗方案请咨询医生。
手术治疗:若患者出现肠穿孔、中毒性巨结肠、内科治疗无效等情况时,应及早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如结肠切除术等)。
粪便菌群移植:仅对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适用,特别是第三次发作之后,治愈率可高达90%以上。